联系我们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绿色建筑呼唤本土化创新
发布时间:2013-05-10 10:18:03        文章来源: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正迅速迈向“由点及面”。年初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届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开发商和设计机构对于绿色建筑的实践也在“自浅入深”。“如此大的建筑规模,意味着绿色建筑所要考虑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建筑单品,而是要从未来的社区、城市生活出发,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近日,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节能执行官陈音在由Sunlay三磊设计主办的“绿色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沙龙交流中表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已从“要不要做”转向“怎么做”的阶段,很多问题需要一边探索一边思考。
舒适大于评级
    做绿色建筑能平衡成本和收益,得到市场认可吗?这恐怕是所有开发商最关心的问题。对此,陈音表示,二星以上绿色建筑确实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效果明显,如太阳能热水比例达到78%,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用电量的15.4%,平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24.3%。通过降低能耗,再加上政府的补贴政策,一般绿色建筑项目在3年到7年内均能收回绿色技术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至于市场认不认可,一个取决于购房者的观念,再一个取决于产品的舒适度。事实证明,如果确实做得好,还是有不少人买单的”。三磊设计总裁张华以太原万国城MOMA为例,指出该项目在太原定价虽较高,但是内部装修不像传统的豪宅那样奢华,而是比较简单、干净。因为采用了恒温恒湿的技术,再加上优异的隔音和外遮阳性能,营造了一种安静、真实的空间,让房子本身的舒适性大大提升。“这其实也是一个把钱花在哪里的问题”,对此张华深有感触,他直言,有些开发商更注重把钱投到材料的进口和堆砌上。“有一次去参观某个豪宅项目,因为南方的冬天非常冷,尽管屋内的装修非常豪华,但是在屋内还得穿着棉袄,完全没有舒适的感觉。”
    金融街控股总建筑师傅英杰则更为直接地表示,“绿色建筑评级其实对我们的销售没有太大意义,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评级这种方式来检验产品品质”,他认为,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单纯的节能或环保,而是要与健康舒适的生活相结合来探索。
    “说到底,节能也好,绿色也好,都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北京金易格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班广生一语中的。
终结拿来主义
     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总是面临着需要跨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拿来主义不再万能了。”班广生表示,目前很多绿色建筑的材料和技术都是舶来品,在国内是组合拼接大于创新。因为环境不同,自然会出现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国外开窗有风沙吗?有雾霾吗?有柳絮吗?如果没有,那就要靠我们自己创新。”
    相关的绿建标准的认证问题也引起了在场开发商和设计机构的热烈讨论。首创经中 天津 投资有限公司生态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谢丹就表示,目前LEED认证在中国存在明显缺陷,由于采用总分通过方式,只要后期其他计分条目多投入,一些建筑即使节能系数很低也能达标。他以某高端写字楼为例,该项目为了评LEED而引入了新风系统,在后期运行中新风系统所占的能耗比例达到50%,由于商业地产很多是开发商自持运营,这必然造成使用成本的上扬。如果不开新风系统,又影响了高端写字楼的定位,因此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实际上,申请LEED认证所带来的巨大增量成本在业内已是普遍现象。相关资料显示,负责LEED预认证审查的AP(资格人士),主要依据体系内的条目对项目进行比对与打分,只要企业通过任何材料、图表、照片等形式,证明确实采用了相关技术或产品,便可以获得加分。由于LEED认证过程相当繁复,许多企业都会引进专业顾问机构或AP,仅咨询费和审核费就得花费几十万元。而这些机构或AP为帮助企业获得加分,还可能推荐种种昂贵的技术或产品,从而进一步增加项目成本。“这和LEED认证是行业组织起家,夹杂了太多行业利益不无关系”,谢丹表示。
    相比之下,本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则显得更为“经济适用”。陈音表示,绿建一星标准门槛很低,只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稍加用心便可达到,不用多花钱。而随着强制性节能要求的提高,二星、三星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也在不断下滑,“对于一些大型房企而言,三星绿建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不会超过百元”,一位建筑师向记者坦言。
    “顶层设计同样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绿色建筑补贴的力度之大,同样为国际上所少见,足见政府的决心。”然而班广生认为,目前无论是节能还是绿色补贴,都是完全依靠从上往下推,而没有将消费群体纳入,不是依靠市场来拉动发展,这造成中间的环节太过繁琐,很多补贴款项无法落实,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自:中国建设报    记者 时宜 北京报道

 

上一条:中国建筑稳中求进未来重点关注质量和效益

下一条: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动员会在三亚召开

版权所有:新黄金城集团1701vip - 黄金城hjc官方登录网站

技术支持:新黄金城集团1701vip宣传部

陕ICP备06010728号-1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